必威·(BETWAY)官方网站张家港市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5号:关于落实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的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镇人口越来越多,伴随而来的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也越来越多,对整个城市的环境影响很大。12月初,张家港市各个学校开始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,以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垃圾分类的意识。但事实上,虽然垃圾分类已经开始推广,但效果并不显著。问题一,虽然居民有意识要将垃圾进行分类,但对分类的明细并不完全清楚;问题二,即便在学校、在居民区对垃圾进行了分类,可是负责清运垃圾的车辆将所有垃圾都装上了一个转运车,那么,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?
建议:一是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,继续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,扩大宣传范围,从学校、社区必威、企事业等多个渠道同时进行,让居民对自己产生各种垃圾做到明确的分类;二是要采取激励措施,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,可与市、镇各大商场积分挂钩,在商场增设废旧电池回收点;三是要加强垃圾回收的分类,各垃圾房按需增设不同种类的垃圾桶,便于居民进行垃圾的分类,垃圾清运车也应该分成四大类必威,回收不同的垃圾。
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,希望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下能够有效落实,为港城创造一个更加洁美宜居的生态环境。
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、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,近年来,我市按照国家、省市相关工作要求,结合本区域实际,多措并举,全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。
按照国家、省、苏州要求,委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编制了我市《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》《餐厨废弃物处理专项规划》《建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》;制定出台了《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》,在市区所有公共机构、相关企业、公共区域、居民小区和区镇及农村地区,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,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工作;初步建立了可回收物、餐厨垃圾、有害垃圾、易腐垃圾、园林绿化垃圾等专项收运处置体系。目前,市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76%,农村地区达到30%。
市、镇两级财政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公共财政投入。市财政2018年安排城区强制分类专项工作经费380万,用于设施设备、日常宣传及居民小区以奖代补,安排分类垃圾收运处理费用约1000万;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每年的城建计划,由市财政对各区镇的设施设备投入给予30%的补助,并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奖励经费中给予支持。同时,用好省级(300万)和苏州级(160万)奖补资金,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产业化进程。
结合农村垃圾分类试点,推进全市易腐垃圾分类和减量处置工作。一是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易腐垃圾处理站平稳运行,累计分类处理易腐垃圾1.3万余吨,产生约4800多吨初级有机质用于绿化堆肥。二是建立农村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,9个区镇投运10座易腐垃圾处理站,在40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,同时对村民分类情况、处理站运行数据等进行信息化管理。三是构建市区易腐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系统,在市区城西、城北建设2个易腐垃圾处理站并试运行,即将市场化外包进行运行,市区农贸市场及果蔬门店全部纳入分类收运范围。四是会同相关部门,引进社会资本建成并投运了一座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厂,处理产生的纤维用于造纸,其他类用于制作生物质燃料和堆肥辅料,累计处理园林绿化垃圾超过4000吨。
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,我们整合了现有环卫和社会回收力量,创新了环卫保洁和垃圾分类两网有机融合的工作模式,倡导环卫保洁人员主动开展分类指导和二次分类;鼓励物业保洁公司及环卫部门积极参与分类回收;回收的有害垃圾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安全处置,可回收物统一出售给回收企业;引导回收企业合理布局集散地(仓储)、交投点,推广互联网+模式,逐步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回收利用体系。广大保洁人员成为“垃圾分类志愿者和指导员”,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,同时还能降低垃圾分类运营成本,有效改善市容环境质量。
持续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,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。一是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评比,不断巩固和扩展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成果,五年来累计评选垃圾分类示范学校45所。二是全面投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版面,利用电影、电视及户外大屏等载体,播放垃圾分类动画短片,组织垃圾分类主题文艺演出进广场必威、进社区,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。三是组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,现有志愿者近500名,先后组织开展“旧物新生”公益换购行动、“分类益起行”“垃圾分类关爱自然”主题课堂等专题活动,通过广大志愿者的身体力行,引导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垃圾分类行动。
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社会工程,贵在持之以恒。今年,我们将继续按照强制分类实施方案,重点推进以下三大方面的工作。一是加快推进城区垃圾分类“两网融合”。以社区为单元、业主为主体,鼓励环卫工人和保洁人员成为垃圾分类和回收的“主力军”,并依托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可回收物、易腐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收运体系,年底前实现市区分类设施基本全覆盖。二是继续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扩面。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收运处理体系,新建2个农村易腐垃圾处理站,扩面68个行政村垃圾分类,覆盖率达到60%。三是组建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促进会。发挥既有社团和新组织的整体协调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,加强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的宣传、指导及检查测评,鼓励民众积极投身垃圾分类工作,培育、规范、发展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市场产业化。
13988888666